加速推进商业保理行业管理
——在第二届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上的讲话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
(2014年2月28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商业保理行业峰会。首先,我代表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对峰会的举行表示的祝贺!同时,也对在座各位一年来为我国商业保理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今天,国际保理商协会和国际保理商联合会也受邀来到现场。在此,对你们一直以来给予中国商业保理业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
今天,商业保理行业的精英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推动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商业保理业发展现状
过去的2013年,是我国商业保理业的高速发展年。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到2013年,商业保理公司数量从70家快速增长到260家,注册资本从50亿增长至200亿元人民币,保理业务金额从50亿元增长至96亿元人民币,业务余额从20亿元增长至39亿元人民币。同时,商业保理公司的投资主体也愈发多元。各行各业的领军企业都开始涉足商业保理业,既有工程机械等传统企业,也有电商企业、支付企业等新兴企业,还有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企业,这些投资主体都为商业保理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3年,商务部和试点地区商务主管部门也在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并着手完善管理规则。2013年8月,商务部同意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江苏省苏南经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同时,商务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商业保理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确立了业务统计、重大事项报告和监督检查等基本管理制度。天津商务主管部门对原有管理办法进行了完善,新设的上海自贸区也发布了商业保理管理办法。这些制度的出台为下一步加强行业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北京、湖北、浙江、辽宁、福建等一大批经济较发达的省市也要求参与商业保理试点,拟设立商业保理公司的投资主体几乎遍及全国各个省份。这充分说明商业保理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障碍。
(一)影响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面临许多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和障碍,如应收账款确权困难、外汇结转不畅、营业税重复征收、融资渠道缺乏、融资成本较高、再保险机制不完善、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等。
(二)商业保理业务边界仍有待厘清。
国际上,商业保理业务发展已相当成熟,业务内涵及外延界定明晰。但目前国内部分商业保理公司开展的业务,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和监管套利问题,仍在业界存有争议。
(三)大部分商业保理公司仍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
目前,大部分商业保理公司仍处于初创阶段,未探索出有效的盈利模式。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未能形成成熟有效的商业模式,部分商业保理公司可能转向从事一些违法违规业务,这将为行业发展带来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思考
我们认为,商业保理行业虽然是信用服务业,但与金融、法律密切相关,与担保、典当、融资租赁等一样是一种特殊行业,在发展中既要稳步推进,又要谨慎从事,一开始就要加强顶层设计。下一步,商务部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制度建设。
在专委会、各保理公司的配合下,商务部市场秩序司会同外资司正在起草《商业保理管理办法》。经过多次讨论,管理办法已形成初稿。下一步,我们将开展广泛的调研,并征求意见。
(二)强化日常管理。
2014年,将是商业保理行业规范年。我们将进一步升级业务信息统计系统,督促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加强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力度。同时,对涉嫌从事非法业务的企业,将列入行业监管“黑名单”,并通报相关部门。
(三)加强行业建设。
在条件成熟时,我们将筹备建立全国性商业保理行业协会,以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我国商业保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推进商业保理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
(四)拓展行业空间。
我们将加强与工商、人民银行、外汇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商业保理市场化管理机制,帮助解决商业保理机构的外汇结转问题,实现与客户间的外汇结转便利。拓展风险转嫁渠道,引入信用保险、再保险、再担保等风险管理机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同志们,在相关部门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商业保理试点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为行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希望,商业保理公司能够抓住机遇,不断加快自身发展,充分发挥对于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让我们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共创中国商业保理行业的美好未来!
预祝第二届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峰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